
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
花蓮縣對於弱勢家庭兒童、少年、老人、低(中低)收入戶、偏鄉原住民等均提供相關社會支援,致力於協助弱勢族群脫離貧窮,逐步回歸穩定、安全的生活,同時積極辦理創業、就業、貸款、融資等業務,以推動新經濟發展。具體施政措施包括:
完善長照服務體系
花蓮縣政府提出「建立分級醫療模組-發展長照與醫療對接創新服務模式」勇奪社會進步優選獎,「實戰淬鍊的花蓮縣災難醫療隊」則是獲得入圍。首屆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競爭激烈,全國徵選共計215件專案參獎,經二階段專業評審脫穎而出,僅有20個優質專案得獎,整體獲獎率為9%,難能可貴。縣長徐榛蔚強調,為民服務是縣府團隊初心,將持續串聯公私部門與區域合作,提出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民眾有感的政策,打造花蓮成為幸福移居的城市。
第一屆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主要目的是啟動城市治理正向循環,藉由各地方政府運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的政策,提出透過公私部門與區域合作,找出能有效解決城市治理問題專案,攜手打造民眾安心、永續宜居的未來城市。卓越獎以專案為單位,以SDGs為架構,分為社會進步、經濟成長、環境保護三大類組,並從各類組中依執行效益、創新程度、可延續性、及跨界合作四面向指標進行評選。另一目的是讓各直轄市縣市單位持續推動更專業、高效、長遠的城市發展政策,讓優秀團隊的城市被肯定、讓城市的改變被看見,亦藉此鼓勵優秀團隊,強化政策識讀,創造城市幸福感。
縣長徐榛蔚非常肯定專案執行花蓮縣衛生局及跨團隊家人們的努力,獲獎方案「建立分級醫療模組-發展長照與醫療對接創新服務模式」前經行政院第5屆政府服務獎及111年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雙獎殊榮,該模式也獲長期照顧司採用複製全國使用。花蓮南北137.5公里長,失能個案散居中南區之縱谷線及海線,皆需舟車勞頓至資源集中北區就醫,在宅獲得照顧及醫療服務,是失能者切身的期待。
花蓮縣政府積極克服地理交通上的屏障及資源患不均的限制,建立家庭醫師走進案家及合作醫院轉診機制,媒合合作夥伴、整合跨域資源及運用科技推動長照對接醫療服務模式,花蓮分級醫療從長照開始,長照失能個案標配1位家庭醫師以為花蓮日常,民眾有感,減少就醫趟趟省荷包,促進失能者在地安心老,充分落實花蓮縣長徐榛蔚照顧老大人的政策永續接軌國際,展現花蓮成為養老移居城市的軟實力。
花蓮縣111年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涵蓋率108.9%全國之冠(全國平均42.4%),推動迄112年11月總計有15,003個家庭之失能個案受惠,63家診所、86位醫師及192位護理人員到宅主動積極作為,13鄉鎮走透透,整體家庭醫師足跡足以繞行台灣270圈,令人感佩。
- 設置老人會館提供長者友善休閒場所
- 開辦銀髮樂開懷系列活動課程
- 推出行動學堂車鄉鎮巡迴服務
- 「長照2.0服務計畫」設置長期照顧管理中心
營造友善創業環境與扶植措施
- 青年就業輔導媒合
- 青年創業扶植
- 青創貸款與利息補貼
弱勢群體支持性措施
- 偏鄉巡迴醫療促進健康平權
- 「安家 共好 創未來」自立脫貧方案
- 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就(創)業促進及障礙排除輔導支持實施計畫
- 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
- 監護輔助宣告服務
- 佈建部落文建站 發揚部落集體照顧傳統
了解更多訊息,請參閱2023花蓮縣地方自願檢視報告電子書、2023 Hualien County SDGs Voluntary Local Review
花蓮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
花蓮縣青年發展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