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館建築為1984年壽豐鄉公所興建之公共造產,全館面積占地2234.9平方公尺,建築體已有三十多年歷史。過去是匯集地方產業的推廣平台,直到1990年代公共造產意識逐漸式微,地方曾多次爭取轉型地方文化館,亦轉型為社區發展協會據點與地方文創館空間使用。

花蓮縣考古博物館

花蓮縣考古博物館自111/1/1起委託財團法人花蓮縣文化基金會營運,以續推動博物館基礎營運,專責辦理:

  1. 博物館營運管理:執行博物館基礎營運,以辦理典藏、研究、展示與教育等工作。
  2. 考古試掘、典藏與研究:辦理考古試掘,進行發掘文物典藏整飭與研究工作,建立考古研究資料庫。
  3. 考古文物展示:策劃遺址特展,推介花蓮地區史前文化與考古學知識。
  4. 考古推廣教育活動:辦理主題活動,開發教具以打造行動博物館,開辦套裝體驗將博物館場域擴展至考古遺址現場。
  •  111至112年2/28人數&門票收入統計:
    1. 111年入館計2萬3,464人;門票收入計44萬9,430元。
    2. 112年至8/31止參訪人次計1萬9,128人(111年全年計2萬3,464人),門票收費40萬7,945元(111年全年計44萬9,430元),活動收費8萬4,810元(自3月15日起收費)。。
  • 期間續設「琉串古今-史前玻璃珠文化特展」並開設線上展,增設「Mseupu Lnglungan 心聚:支亞干文化特展」(展期自 112 年 5 月17日起至113年3月10日止) 
  • 常設的考古沙坑發掘體驗、親子閱讀區、導覽解說皆持續服務外。「支亞干考古學園」公眾考古現場體驗活動,為文物觸摸、場館導覽、部落風味餐點與生態走讀、現地考古發掘等體驗的一日套裝行程,將博物館教學場域擴展至考古遺址現場,更吸引公共電視節目「我們的島」採訪報導。 
  • 考古團隊完成5處田野發掘(上美崙Ⅱ考古遺址搶救發掘計畫、崇德列冊考古遺址試掘評估計畫、崇德列冊考古遺址搶救發掘計畫、七腳川列冊考古遺址試掘評估計畫、崙布山考古遺址研究計畫),其中上美崙Ⅱ考古遺址發掘出土大量史前遺物,在出土的陶片上,可見到豐富的捺點文、刻畫紋、印紋,以豐富的幾何圖形組合成多彩多姿的紋樣;還有像極了鴨腳掌的貼飾,或是以紡輪刻畫上規律而密集的折線,再貼在陶器表面形成特殊的紋飾、鑲嵌石英碎塊的陶偶等。崇德列冊考古遺址除出土大量鐵器時代遺物及豐富紋飾的陶片,另出土不少稀珍遺物,包括玻璃環殘件
    、瑪瑙珠、宋朝銅錢等舶來品,顯示該地區史前人與海外的頻繁交流。 
    圖片
    支亞干考古學園-公眾考古現場體驗活動